热门
编辑:小天| |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试题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四年级数学 满分100分 80分钟完卷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细心填一填。(28分)1、10个一千是(),10个()是一亿。

    2、3050880080读作(),这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

    从左向右,第一个“8”表示(),第三个“8”表示()。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一亿一千三百七十九万二千二百一十一人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4、与最小的七位数相邻的数是()和()。

    5、比69999多1的数是()。

    6、利民小学学生借书卡的卡号由8位数字编成(依次为4位入学年份、2位班级、2位学号)。如2012年入学的3班的18号学生,卡号就是20120318。从20100541这个借书卡中,知道这名学生是()年入学的,现在()年级()班,学号是()。

    7、28万+()万=49万()-200=700 69万—()万=31万 8、线段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9、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0、1周角=()平角=()直角 11、单价×()=总价()×时间=路程 12、将5×9=45,80-45=35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二、我是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6分)1、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数的计数单位。

    ()3、电子计算器上的 ON/C 键既是开机键,又可作清屏键。

    ()4、用“亿”作单位表示一个数,就是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亿”字。

    ()5、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6、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这四个角的度数和一定是180°()三、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在4和7之间添()个0,这个数就读作四亿零七。

    A、7 B、8 C、9 2、23□509≈23万,□里最大能填()A、4 B、5 C、6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5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A、扩大到5倍 B、除以5 C、不变 4、小红画了一条长9厘米的()A、直线 B、射线 C、线段 5、只使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度的角。

    A、105 B、70 C、135 四、细心计算。(32分)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8分)65×408 248×53 120×35 40×250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2分)228+103 233-201 306-197 396+87 283-114-86(153+315)+85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273-45+55 90-90÷9 5×(17+23)84÷7×5(285-267)÷6 12+48÷6 五、按要求量和画。(5分)1、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标在角内,并在括号里写出角的名称。(3分)()()()2、以A点为端点画一条射线,然后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3厘米长的线段。(2分)·A 六、我会解决问题。(1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各5分,共24分)1、我校四年级学生有197人,每人制作一套校服需要88元。全级制作校服大约需要多少元? 2、工人师傅安装管道,每队每天安装205米,有4个队同时安装,需要28天完成任务。这条管道总长多少米? 3、仓库共存化肥387吨,昨天上午运出142吨,下午运出158吨。仓库还剩下化肥多少吨?(请用两种方法解答)4、王老师从巴中江北客运中心乘大巴车到成都开会,乘车前他了解到如下信息:

    客车发车时间 9:00 客车到达时间 13:00 客车平均速度 85千米/时 巴中至成都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5、某景区的门票价格如下表。

    成人票 儿童票 团体票(19人以上)120元/人 30元/人 80元/人 算一算:

    (1)如果有10个成人和10个儿童到这个景区参观,怎样买票合算?(2)如果有14个成人和6个儿童呢?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明买了4块橡皮,每块a元,需要()元。当a=1.5时,需要()元。

    2.在○里填上“>”、“<”或“=”。

    3.78÷0.99○3.78 2.6×1.01○2.6 7.2×1.3○7.2÷1.3 9.7÷1.2○9.7—1.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5吨=()吨()千克 3升50毫升=()升 4.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2.3,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5.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后是0.123,这个数是()。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

    7.一条裤子n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6倍,则一件上衣需要()元,买一套服装共需()元。

    8.501班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六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137个、142个、136个、150个、138个、149个,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9.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2、3、4、5、6,每次掷出“3”的可能性是(),每次掷出双数的可能性是()。

    10.一辆汽车开100公里需要8升汽油,开1公里需要()升汽油,1升汽油可以开()公里。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0倍,商也扩大100倍。

    ()2.a的平方就是a×2.…()3.大于0.2而小于0.4的数只有0.3一个。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1.2.695保留两位小数是()。

    A、2.69 B、2.70 C、0.70 2.已知0.35×170=59.5,那么3.5×1.7的积是()A、0.595 B、5.95 C、59.5 3.在一个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它的()。

    A、一个面 B、两个面 C、三个面 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分米。

    A、1 B、2 C、4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A、2 B、4 C、6 D、8 四、计算(41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0.5分,共5分)0.25×8= 3.02—1.5= 0.4×0.4= 2.4×2.5= 1.6÷0.01= 0÷7.12= 12.3÷6= 1.9÷1= 0.25×0.4÷0.25×0.4= 4×(1.5+0.25)= 2.竖式计算(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需验算3分,共5分)2.06×5.5 54.72÷1.8(验算)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8分)48-2.3×12 50×(0.8+0.4)7.34×2.1+7.34×7.8+7.34×1.1    20.5÷1.25÷0.8(8.1-5.4)÷3.6+85.7 9.88×9+9.88    4.解方程(每小题3分,共6分)3x-6.8=20.2 1.4x+2.6x=120 5.操作及图形计算(7分)(1)下列图形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2)下列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A:先画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的三角形;B:再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4分)五、综合运用(共29分)(一)只列式,不计算。(每小题2分,共6分)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水池的周长是2.2米,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501班有学生40人,502班是501班的1.2倍,两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二)解决问题(23分)1.实验小学买了2只足球,5只篮球共用去287元,每只足球49元,每只篮球多少元?(4分)2.学校实践基地有桃树和梨树共70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5倍,基地里有桃树、梨树各多少棵?(用方程解)(4分)3.学校食堂运来一车煤,原计划每天烧0.25吨,可以烧24天,现在改进锅炉技术,每天节约0.05吨,现在,这车煤可以烧多少天?(4分)4.湖州到上海的公路全长168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经过1.5小时交汇,甲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5分)5.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湖州市自来水公司制订下列收费办法:

    每户每月用水10吨以内(含10吨),1.7元/吨。超出10吨部分,按2.5元/吨收取。

    (6分)(1)小明家十月份用水12吨,该交费多少元?(2)小红家十月份交水费37元,她家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六、附加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找规律填数字 6.25,2.5,1,(),0.16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4a 6元 2.>、>、>、< 3.2 50 3.05 4.2.3 4 2.25 5.1.23 6.10.4平方厘米 8厘米 7.6n 7n 8.142 140 9.1∕6 1∕2 10.0.08 12.5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B、B、C、A、B   四、计算(41分)1.口算(每小题0.5分,共5分)2 1.52 0.16 6 160 0 2.05 1.9 0.16 7 2.竖式计算(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3分)11.33 30.4(计算与验算各1.5分)O m 3.递等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18分,按步给分)20.4 60 73.4 20.5 86.45 98.8 4.解方程(每小题3分,共6分,按步给分)9 30 5.操作与计算(7分)(1)6×4÷2=12平方厘米(列式、计算各1.5分)(2)两个图形各2分。

    五、综合运用。(共29分,综合式:列式计算各一半,分步列式,分步给分)1.(287—49×2)÷5(2分)=37.8元(2分)2.解:设桃树有X棵,则梨树有2.5X棵 X+2.5X=700)X=200(2分)梨树=700—200=500棵(2分)3.0.25×24÷(0.25—0.05)(2分)=30天(2分)4.168÷1.5—58(2.5分)=54千米(2.5分)5.(1)10×1.7+(12—10)×2.5(1.5分)=22元(1.5分)(2)(37—17)÷2.5+10(1.5分)=18吨(1.5分)六.附加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0.4 2.200平方厘米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期中综合检测试题

    一、直接写出各题得数.450+360 720-390 423-299

    800×125 300÷15 547+398

    16×50 58×5×2 921-123-77

    (37+43)÷40 720÷8÷9 24-24÷24+2

    4二、填空.1.4030605000读作(),6在()位上,表示().2.一百零四亿零三十万写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3.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是().4.把32×125=4000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时20分=()分 2060千克=()吨()千克

    6.在1840年、1900年、1954年、1976年、1990年、2000年中,平年有(),闰年有().7.320÷40=8.()能被()整除.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9.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0,则被减数是().10.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丙数的积是270.已知甲数是30,丙数是6,乙数是().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125×8÷125×8=1()

    2.最小的自然数是0.()

    3.48只能被6整除.()

    4.学校操场占地面积是48000平方分米.()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7263+298

    2.1923-456-54

    43.265×99+26

    54.(250+25)×40

    5.101×87

    6.13×49+49×87

    7.125×25×

    328.9999+998+97+6

    五、求未知数x.1.x+847=1200

    2.x-587=6

    433.8640÷x=320

    4.x÷201=150

    5.x×45=202

    56.(25×8)×x=1400

    六、计算下面各题.1.75×(47-2184÷56)

    2.(2393-34×14)÷27

    3.(262-26×7)÷40

    4.76×(812-654)÷38

    七、列式计算.1.125乘以45的积,除以587与562的差,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34倍比3700少538,求这个数.(要求的数用x表示)

    3.47减去2184除以56的商,所得的差去乘125,积是多少?

    八、应用题.1.公园里有松树64棵,比柳树少16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柳树棵数和的3倍,公园里有杨树多少棵?

    2.儿童节时两组同学用3小时共做花240朵,第一组每小时做44朵花,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每小时做花多少朵?

    3.民工队修一条水渠,计划每天修84米,34天可以完成,结果每天修102米,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4.一块长方形菜地面积是1公顷,长125米.一块麦田长250米,这两块地的宽相等,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两小时行了90千米,第三小时行了48千米,正好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果园收一批苹果.用小筐装每筐能装25千克,需要28个筐,如果改用10个大筐装,还要剩下50千克.平均每个大筐装多少千克?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四年级数学试题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满分100分

    80分钟完卷)

    题号

    得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6分)

    1.65+360÷(20-5),先算(),再算(),最后

    算(),得数是()。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法。

    3.按照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来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

    4.15+10=25

    25×3=75

    1800÷75=24

    列综合算式是()。

    5.4

    ×

    +

    ÷

    添上括号,使其运算顺序是:加—除—乘.则加了括号的算式是()。

    6.25×76+76×75的简便方法第一步是(),利用了乘法的()(填运算律);计算102×78的时候,应先把()看成(),再用()(填运算律)计算就会比较简便。

    7.一个因数是8,积是72,要使积变成720,则另一个因数应该();积是75,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数的五分之一,则积变成()。

    8.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度。

    9.要判断2厘米、3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则只需要判断()能否大于()就可以做出判断了。

    10.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折成底边是12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顶角是()度.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个角是28°,则另外一个锐角是()度。

    11.小华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3),小兰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小芳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4),()坐在()的前面,()坐在()的左面。

    12.右图其中有()个三角形,有()个直角三角形,有()个钝角三角形。

    二、擦亮你的眼睛.(在正确说法的后面的括号里打上“√”,在错误的说法后的括号里打“×”)(10分)

    1.(36÷4+11)÷5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算。

    ()

    2.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5倍,积也扩大到原数的5倍()

    3.105÷5=21

    我们就说105能整除5。

    ()

    4.计算25×32×125,要使计算更简便,则要用乘法分配律。

    ()

    5.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6.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多有一个直角,至少有一个锐角。

    ()

    7.所有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

    9.三角形任意两内角之和一定大于第三个角。

    ()

    10.顶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下面()题用乘法分配律会使计算更简便。

    A..35+78+65

    B.76×125×8

    C.32×25×125

    D.98×45

    2.下面算式中,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A.45÷1

    B.120÷30

    C.300÷40

    D.108÷3

    3.下面四根小棒中,哪三根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10厘米

    8厘米

    3厘米

    7厘米

    A.①

    B.②

    C.①

    D.①

    4.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8度,另两个角可能是()。

    A.65°

    82°

    B.79

    °

    72°

    C

    .38°

    114°

    D.52°

    90°

    5.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数的3倍,积()。

    A.扩大到原数的3倍

    B.不变

    C.扩大到原数的6倍

    D.扩大到原数的9倍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95+125=

    240÷60=

    0÷11=

    128÷4=

    310-75=

    460÷20=

    75×4=

    420÷70=

    4×32×5=

    70×20=

    2.笔算下列各题。(6分)

    305×44=

    2525÷25=

    167×67=

    3.计算下列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就要简算。(27分)

    101×68

    48×125

    344×63+37×344

    98×45

    (25+20)×4

    (100+153÷3)×5

    21×﹝(75+153)÷38﹞

    1301+405÷45

    1300÷25÷44、列式计算。(6分)

    (1)640除以32的商,加上18,再乘以10,积是多少?

    (2)35与25的和再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波斯猫有2千克,非洲熊的重量是波斯猫的重量的12倍还多1千克,非洲熊有多少千克?

    2.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个底角是4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3.师傅和徒弟二人共同加工8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0个,徒弟每时加工10个,他们共同工作10时后,师傅有事离开,由徒弟一人做,徒弟一还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4.清理1吨垃圾15元,张师傅和刘师傅共清除108吨垃圾。张师傅每天清理8吨,工作3天后,刘师傅加入共同用了6天完成了任务。张师傅和刘师傅各应得多少元?

    5.AB两地相距8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0千米,乙每小时行50千米,相遇后甲车停止,乙车按照原来的速度继续行使,出发后12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第四篇:2018四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四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质量检测,四年级数学试题检测的范围为前四单元内容。检测题量不大,也比较简单,覆盖面较全,灵活性较强。能真实地考察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失分较多的是第2小题,把分步算式组成一个综合算式,部分学生不掌握方法做错;第6小题的第四个,是比较大小,应先换算单位,部分学生单位换算错误导致比较错。还有少数学生审题不够仔细,解题较马虎导致其他题出错。

    2.第二大题选择。失分较多的是第4小题。原因是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其余题都是不认真读题出现错误。

    3.第三大题计算。第1小题直接写得数,个别学生由于粗心而错,还有两个学生漏掉一题,其余学生都得了满分。第2小题混合运算,大部分学生没写运算顺序,个别学生粗心算错。第4小题简便运算失分较少。原因是个别学生对简便运算知识掌握不灵活,巩固不牢固。

    4.第四大题图形世界,原因是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立体感不强。还有个别学生不按题要求做题。

    5.第五大题解决问题。最后一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都没有写出第三种购票方法。学生不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说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答题情况,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

    1、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要认真读题审题,书写要整洁,仔细计算、自觉验算等良好学习习惯。

    2、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和简算能力。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合理安排有关计算练习(每天练习5--10道计算题),相信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所进步。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发挥学生的思维,形成解题技能。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uuuuuuuuuuuuuuu密uuuuuuuuuuuuuuu封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

    四年级下册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80分钟)

    一、仔细读题,认真填空(共23分)

    1、计算45+55÷5-20时,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计算结果是()

    2、15+10=25,25×3=75,1800÷75=24.列成综合算式()

    3、如果要使900÷15+10×3变成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加上括号的算式是()

    4、把864÷24=36,改成一道乘法和一道除法算式是()、()。

    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50÷()=34

    ()÷18=45

    ()÷32=9……1

    ()×25=2006、小红在教室的座位是第3行,第4列,用数对表示是(,)。

    (6,4)表明小华在教室里坐在第()列第()行。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50°、50°、80°,这是一个()三角形,又是一个()三角形。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6°,它的另一个锐角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

    9、右图中一共有()个三角形,其中有()个锐角三角形,有()个直角三角形,有()个钝角三角形。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6分)

    1、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

    2、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相同。

    ()

    3、125×8÷125×8=1000÷1000=1。

    ()

    4、98×99=98×(100-1)=98×100-1。

    ()

    5、顶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6、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共6分,每小题1分)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3倍,积()。

    A、扩大3倍

    B、不变

    C、扩大6倍

    D、扩大9倍2、25×37×4=37×(25×4)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组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A、5cm,4cm,12cm

    B、6cm,6cm,1cm

    C、3cm,3cm,3cm4、在一个三角里,如果一个最小的角是46°,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自行车车身支架制成三角形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的特性。

    A、易变性

    B、不稳定

    C、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D、稳定不易变形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9cm,另一条边是4cm,它的周长是()

    A.17cm

    B.22cm

    C.17cm或22cm

    四、看清题目,细心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每个1分)

    24×5=

    12×25=

    227-199=

    4×(25×7)=

    5×12+5×18=

    120-120÷6=

    80×125=

    180÷30=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每个3分)

    280–280÷14

    +

    46×46+46×54

    125×32×25

    101×53-53

    25×102

    5×[(470-150)÷40]

    3、求∠1和∠2的度数。(4分)

    五、动手操作,亲自实践

    (7分)

    1、画出下面每个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3分)

    2、下面是春蕾小学校园平面图。(4分)

    (1)用数对表示出图书室的位置是(,),办公室的位置是(,)。

    (2)艺术楼的位置是(5,6),请你在图上用点标出来。

    (3)沿格线画出校门到艺术楼的路线,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50米,校门到艺术楼的路程是()米。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28分,1、2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5分)

    1、大象重多少kg?

    我的体重比你的12倍还多50kg.我重120kg.2、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35kg,面粉每袋15kg

    .(1)大米和面粉共多少kg?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希望小学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展演的文艺节目一共要做到200朵花,4天做了

    80朵,照这样算,7天后还剩多少朵没做?

    4、小东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00m,平时走12分.一天他有急事,平均每分比平时

    多走15m,这天小东用多少分从家走到学校?

    4、王刚和丽丽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电影院.走了10分后还相距50m,他们两

    家相距多少m?

    ?m

    54米/分

    46米/分

    5、师徒两人共做156个零件.师傅每时做18个,徒弟每时做12个,师傅先做了

    2时后,剩下的任务由师徒两人合作,还要几时才能完成?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