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编辑:小天|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的教学工作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因此新学期中,应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针对本学期语文课程的内容,加强叙事性作品和诗歌的阅读,引导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授课过程中,重点讲解分析讲读课文的内容,而自读课文则由学生通过自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本学期的写作训练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为主,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一篇小作文,并坚持每周写三篇日记。通过强化训练,使得学生要在40分钟之内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学生了解祖国山河之美,启发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增长见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有童年多姿多彩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了解在苦海中生活的人物,领悟人生的哲理;初步接触、了解文言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100个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复述课文讲的故事。教材分析: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学会记叙文写作。引导学生逐渐更新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力争使全体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措施

    1.始终用素质教育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作文,并组织好单元测试。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新学期中,定当更进一步,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大成绩。

    四、教学进度

    日期

    周次

    内容

    课时

    9.1—9.4

    桂林山水

    9.7—9.11

    林海

    古诗三首

    9.14--9.18

    故乡的芦苇

    开国大典

    9.21—9.25

    狱中联欢

    荔枝

    9.28--9.30

    台北雨中情

    10.12--10.16

    只有一个地球

    宇宙生命之谜

    10.19--10.23

    长征

    一夜的工作

    10.26--10.30

    我的战友邱少云

    11.2—11.6

    古诗两首

    11.9--11.1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童年的发现

    11.16--11.20

    鸟的天堂

    第一场雪

    11.23--11.27

    索溪峪的野

    鸡公山

    11.30--12.4

    凡卡

    小抄写员

    12.7—12.11

    向命运挑战

    生命的林子

    12.14—12.18

    学奕

    两小儿辩日

    12.21—12.25

    牛郎织女(一)(二)

    12.28—1.1

    期末复习

    1.4—1.8

    期末复习

分类导航